查看原文
其他

文学考研热点 |人生到处知何似:苏轼专题研习与真题解析

文小研 文研青年 2022-12-22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已成为众多高校古代文学的考查热点


本期文小研从历年真题、真题解析、知识速记、品读推荐、人物评价这五方面入手,给大家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干货。同学们快拿起手中的笔,与小研一起进入今天的热点积累吧!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代表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接下来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各个学校在苏轼这一考点上的设题,然后择个别经典例题展开解析。


0

1

真题集合

1. 王夫之说苏轼“除却书本子,更无诗。”联系苏轼作品作出评价。(北京大学2010)

2. 简述苏轼“空静”观的主要内容及渊源。(北京师范大学2015)

3. 苏轼诗歌对于宋诗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2017)

4. 请你说出五本研究苏轼诗歌的专著,并写出作者,谈谈你的看法。(复旦大学2020)

5. 结合作品论述苏轼的“以诗为词”。(华东师范大学2017)

6. 分别简述莱辛《拉奥孔》和苏轼“诗画论”对诗画关系的评价,并说说你的评价。(南京大学2017)

7.请以柳永、苏轼、周邦彦为例,试论北宋词风的演变。(苏州大学2017)

8.苏轼的人生观和文学创作道路。(山东大学2018)

0

2

真题解析

一、简述苏轼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文研青年解析: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词到了苏轼,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这是很确切的。


虽然在苏轼之前,从相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到范仲淹的《渔家傲》,也有些苍凉刚健之作,但这只是整个文人词史上的个别现象。
从晚唐五代到北宋中叶,在文人的观念中,词始终被视为纯娱乐性的“末道小技”,让歌妓唱来侑酒的风流小曲,写来写去转不出儿女情长、离合悲愁的圈子,其语言风格,也因此难脱离柔媚纤巧的樊篱。


直到苏轼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才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


苏轼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并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


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


苏轼对词最大的创造,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诗为词。具体表现在:


第一,内容上,打破了过去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的传统,举凡怀古、悼亡、山水、田园、仕途失意、报国雄心、人生奥秘等,无不可以入词。


第二,风格上,打破了以婉约为主的传统,既有婉约,又有豪放、清旷、幽美等。


第三,在词与音乐的关系上,打破了以词附属于音乐的传统,使词成为独立的抒情工具。


第四,艺术手法上,变化多样。传统词往往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情从景出,情景交融,苏词打破传统程式,既有借景抒情之作,更多的则是随机应变,变化莫测,无一定之规,真正做到了融叙事、抒情、写景、议论于一体。


第五,语言上,高度诗化。总之,词发展到苏轼时,它的娱乐功能减弱了,而抒情的功能大大加强了,实际上已经成了诗的另一种形式。


苏轼是以丰富的、多方面的创作实践,把诗文革新运用到词的领域,创立了豪放词派,为南宋爱国词人开了先路。


他在北宋就为学者文人所羡慕,一生执中持平、字正不阿,虽多次遭贬谪,而处之泰然。他的品格、文采,深得后人的钦佩和敬仰。在南宋形成的一个以陆游、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豪放词派,成为主战反和、保家卫国的主力军。


辛弃疾秉承苏轼豪放的词风。进一步扩大词的题材,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他以文为词,借咏史或历史事件和人物,表达自己抗金杀敌的爱国情操.以及对当局的强烈不满。


他的《摸渔儿》、《水龙吟》、《永遇乐》、《青玉案》等名篇,写景抒情、托物言志,其意蕴、其手法,无不留有苏词之遗风。


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


文研青年点拨:文研青年(微信公号:ddxsmax)提醒各位考生对于苏轼的词,掌握苏轼对词境的开拓、以诗为词、苏轼词的几种风格及其各自代表作品(豪放、婉约等),在词史上的地位、影响等。


苏轼“以诗为词”,是对词的狭隘题材的解放,是对词的表现功能的开拓,是对词境的大力拓展,给当时内容狭窄柔软乏力的软绵绵的词风,注入了诸多新的血液,使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艺术表现力增强,艺术风格焕然一新,因而极大地增强了词的活力。


主要代表作: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归临皋)《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东坡词旷,稼轩词豪。”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苏词、辛词的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文研青年解析:

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打破了婉约词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婉约之外又树立了豪放风格,使得词坛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而辛弃疾又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更是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二人共尊为豪放一派。后世许多学者也用“豪放”来表现苏辛二人主体词风,但二人主体词风仍有区别。


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东坡虽开创过豪放风格,但其主体基调仍为“旷达清空”,所谓“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独立;所谓“清空”即空处起步,清处落笔,不染凡俗,不着色相,虚实结合。


这种主体风格表现在:有时尽力摆脱自我,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中,让自己有限的人生在大自然无始无终的运动中得到永恒;让人生的种种苦恼,在超乎现实的纯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脱;让自己从与社会的种种矛盾中净化出来,与大自然天造地设的规律相和谐。


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都是代表。《水调歌头》中最后几句的大彻大悟,就是把自然现象与人生规律等量齐观,悲欢离合是人间最根本的规律,没法逃,也不可能逃,所以还有什么可悲的呢?只要人常在,纵然千里阻隔,只要能同赏一轮明月,也恍若咫尺天涯。由此可见旷达的人生态度。


《定风波》中的最后几句也是诉说了一切都将过去,一切都已过去,经过了阵风骤雨得来才是轻松与平静,自然界如此,人生旅途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是禅宗境界,也是典型的旷达风格。东坡旷达清空的词作还有许多,由此可见,东坡的主体风格应为旷达清空,而非豪放。


辛弃疾则将豪放发挥到了极致,豪放风格不但成为他创作的基调,而且蔚然成风,另为一宗,正式立派。


在他笔下有慷慨悲歌、雄姿威武的英雄形象,也有飞动壮观的景物,还有雄豪壮阔的境界;他善于发挥浪漫的想象,使用多种手法冲破时空的局限,在更宽广的天地里驰骋,还善于以小见大,发不同凡响之声……


但此豪放并非简单的豪放,其豪放之中多悲情之语,他写豪气,是以深婉之笔出之;抒柔情,又渗透着英雄的豪气,悲壮中有婉转,豪气中有缠绵,柔情中有刚劲,从而形成了刚柔并济的特色,故稼轩词的主体风格应为“豪放悲壮”。


例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代表。《破阵子》上片就写了词人在醉酒时,挑灯端详宝剑,当酣然入梦时,军营中响起了雄壮的军号,战斗气氛越来越浓,秋天的战场,阵容雄壮,军威赫赫,栩栩如生,豪壮无比。


《永遇乐》追忆古代英雄,针对现实而发,气吐山河,势如猛虎,情感悲愤激烈,极尽沉郁悲壮之致。由此稼轩的主体风格应为豪放悲壮。

 

文研青年点拨:文研青年(微信公号:ddxsmax)提醒各位考生,苏轼作为开创一代豪放词风的代表,他的创作无论是题材、内容、词境、艺术手法上都有极强的开拓意义,因此在其身后崛起的词之大家也常会用来设题,与苏轼从各个角度上进行比较,但大都围绕他们各自的创作风格、北宋词风的演变、以及他们各自对词的贡献地位与影响。

0

3

知识速记


苏轼的人格魅力首先在于其人格上的乐旷与达观,无论身处何地,身陷何境,他都能善于将儒家固穷且坚毅的精神、老庄超然对待物我的态度以及禅宗宣扬的平常心三者和谐的结合起来,化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精神陪伴与支柱。
苏轼的文广泛吸收前代作品的养分,化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为己用,从而达到了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的高度。
苏轼的诗歌以社会现实作为实现创作的基地,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在不同境遇里的人生思考,坚毅的人生信念和斗争精神,加之对于诗歌艺术技巧的娴熟应用,是的苏轼在诗歌上的成就也是极为卓著的。苏轼的诗歌苏诗的主导风格是雄放,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
苏轼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他从理论上、词的表现功能上、以及创作手法上都提出了非常独到而具有指导意义的见解。包括苏词的风格也秉承着对词进行变革后的激情,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总体呈现出一种豪放而旷达清空的风格特征。
苏轼的文艺思想也渗透着儒释道精神的光辉。苏轼在创作中始终践行着自己追求自由的艺术创造精神;融合了佛道而谈文艺创作主体的精神修养,要求创作主体对“空静”与“常理”的把握;在文学创作方面既强调“有为而作”,又主张自由“达意”;崇尚自然天成之美,追求风格的自由变化以入出神入化的境地;同时也提出了诗画一律与传神入化的诗境特征论。

0

4


品读推荐


《苏东坡传》林语堂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历来也被文学界推崇为人物传记写作的典范性作品,激情澎湃,文字优雅,对传主的刻画精致入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康震评说苏东坡》康震

康震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这本书是他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百家讲坛》所讲《苏轼》的基础上增订润色而成。书中对一代诗人苏轼那千回百转、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进行了精彩的讲述。


《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苏东坡突围》是《余秋雨文集》中的一篇,苏东坡山居笔记因“乌台诗案”被贬官之后,他的政敌、私敌甚至一些泼皮无赖都一哄而上,对他的人格进行无耻的诽谤攻击,东坡先生像一个被敌人围困在狭小空间的战士,忍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巨大痛苦进行突围。一个倒了霉的大学者、大诗人,就像一面镜子,一下子照出了那么多的妖魔鬼怪,有那么多丑恶的灵魂显影,反倒衬托出被诽谤者的高风亮节。


《苏轼传》王水照

《苏轼传》将苏轼一生的经历与他一生璀璨的作品互为编织,那感人肺腑的诗词后面是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而诗词则是诗人人生荣辱的心迹袒露。诗文与生命经历互为注解,使读者于诗词中读传记,于传记中解读苏词、苏诗、苏文。


《中国苏轼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主办

《中国苏轼研究(第4辑)》收录了"苏轼与黄庭坚的交往略述"、"苏东坡的常州情缘"、"苏诗辑佚中的一些问题"等等文章,对苏轼做一个全方位的研究。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人物评价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王国维《文学小言》


“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赵翼《瓯北诗话》


“词至东坡,其境益大,其体始尊,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刘熙载《艺概》


往期专题研习  

 


【文学类】
1.汪曾祺:小说是回忆2.莫言:一个讲故事的人3.曹禺:从郁热走向沉静4.穆旦:丰富,和丰富的痛苦5.张爱玲:在创新与承袭之间6.韩少功:文学寻根与艺术探索7.茅盾: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双重人格”
8.赵树理:一个“文摊作家”的生命浮沉9.王蒙:“少年布尔什维克”的艺术探索
10.柳青:尽力要求自己不丧失一个普通人的感
 文研青年简介 文研青年作为广大考生信赖的中文考研、考博教育品牌,至今已走过九年历程。九年时间,辅导和帮助数百名学员成功考入理想的研究生院校。文研青年立志做口碑佳质量优服务好面向全国各类重点院校考研服务的卓越教育品牌。文研青年自身也在发展和变革中,不断丰富教育理念,打磨教育产品,充实师资方阵,优化服务水平,只为陪伴考研、护航研途的初心和宗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